锋刀针影艺术手人文求善通心灵
发布人:校友办  发布时间:2017-04-07   来源:校友网  浏览次数:1402


3月25日,星期六,天气微凉,却挡不住潍医学子追求知识的炽热的心。在这片热情中,我们聆听了71级校友、著名矫形外科专家秦泗河教授为大家带来的主题为“如何成为一位人文型临床医生”的讲座,分享了自己对医生和医德的认知。学医是一生的梦想与方向    讲座开始时,秦泗河教授给大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何学医?现场听众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说,医生可以拯救生命是有成就感的职业;有人说,生命的厚重使人有所敬意;还有人说要用自己所学爱护家人的健康。“现在的社会有很多流水线,简化加速了我们的生活,但我想,未来很多年里也不会有一条这样的流水线代替有血有肉能感知悲欢的人类。高科技永远不能代替医生,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态度上,医生这个职业的自由度是无法被轻易取代的。”秦教授说道。    生于贫家屋,养育山野村。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农村长大的秦教授因长期吃树叶、草根,患营养不良性浮肿病、肝脏肿大。他15岁因髂骨骨髓炎患败血症,险些丧命。即便做医生之后,从26岁到50岁,他自身动过4次大手术。“不管是13岁的败血症,还是17岁的营养不良,都让我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从医之初,秦教授遇到一个病人,患有严重的下肢畸形,秦教授亲自选择了手术方案,帮助他康复,并且对他进行了十几年的随访。他特意提到并感谢这位病人,要不是当时这位脚畸形的农民将自己放心的交给了秦教授,他也不会在27岁时第一次独立为病人解除畸形带来的痛苦,从此也算是“一战成名”。    作为著名矫形外科专家、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名誉院长,秦泗河教授借自己的经历,告诉了现场听众们医者是独立、自由的职业者,无论何时何地,无论病患身份地位,为他们诊治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成为一位合格的人文型临床医生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医患之间要真正的融洽    秦泗河所在科室的工作方针中,“医患同位”始终排在首位。现在一些医院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出现医患冲突,而在秦泗河的科室里,由于他们医患理念的不同,出现了一贯的“医患和谐”。他笑言:“我们没有医患紧张,我们从来不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只是想怎么解决好病人问题。”秦教授以人文医学,用仁、慈和温厚诠释了医患相处之道。“中国特色好医生的基本标志便是敬畏生命,具有良知,与病人家属有效的沟通”。    “医生的真正导师是病人,只有在给临床病人治病的时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医生自身才会成长,手术刀就是这样炼成的。超量的手术,使我右手腕中关节发生严重的磨损,形成骨性关节炎,这是给我的最高奖赏。”“锋刀针影艺术手,人文求善通心灵”,这是秦教授对自己40年做骨科医生的一个精炼概括。不是每位医者都可以做33160起手术,这必然是体现着对医学的至情至爱。秦教授每天在医院接触各种各样的患者,看到各种性格的人,甚至用他开玩笑的话便是医生会“看面相”,这才是医生独立做出判断并且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最重要的时刻。做医学与人文、科学与艺术交融的践行者    好的医生,首先需要有好的技术,然后能向人文型、哲理型、智慧型转变。说到技术,秦教授也表现出他幽默风趣的一面。“掌握医学技术,我便可以在我的朋友和家人面前胸有成竹的说‘医生不是人,而是神仙’。记得以前和朋友们去国外塞纳河里划船游泳,要知道那地方时不时便会涌来成堆的食人鱼,当我准备要跳下去游泳的时候,所有人都拦着我,可我还是跳了下去,我不是不害怕食人鱼咬我,而是我知道,我身体很健康,没有破损之处,要知道那些鱼儿只有闻到血腥味才会向你扑来啊。”    在讲座后的采访中,秦教授也提到了当今中国医院的高科技设备过度使用的现象,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医生所必备的杀手锏,毕竟无论什么高科技检查都仅仅只能称之为“辅助”。“成功就在于将‘医学’当做‘人学’去认真践行,科学仪器上装灵魂、医学技术上涂道德。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只唯实!”    路经图书馆,六十多岁的秦教授在采访中感慨:“好想再回到母校上五年学。我那个年代毕业就立马下乡工作,也没有什么机会可以出国深造,上学时也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所以现在看到师弟师妹们在明亮的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的样子,我心里更多的是羡慕。”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与秦泗河教授近距离的接触,其“科学与哲学、医学与文化交融”的学者境界,让同学们心中炽热的火焰得到了更为充足的薪柴。

新闻公告
校友新闻
活动公告
校友会
校友公告
校友捐赠
捐赠动态
捐赠公告
潍医影像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